本文共 275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9 分钟。
前文:
gRPC是google开源的高性能跨语言的RPC方案。gRPC的设计目标是在任何环境下运行,支持可插拔的负载均衡,跟踪,运行状况检查和身份验证。它不仅支持数据中心内部和跨数据中心的服务调用,它也适用于分布式计算的最后一公里,将设备,移动应用程序和浏览器连接到后端服务。
个人觉得官方的文章令人印象深刻的点:
在正式讨论gRPC为什么选择HTTP/2之前,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HTTP/2。
HTTP/2可以简单用一个图片来介绍:
来自:
可以看到:
在Chrome浏览器里,打开chrome://net-internals/#http2
,可以看到http2链接的信息。
目前很多网站都已经跑在HTTP/2上了,包括alibaba。
准确来说gRPC设计上是分层的,底层支持不同的协议,目前gRPC支持:
但是大多数情况下,讨论都是基于gRPC over HTTP2。
下面从一个真实的gRPC SayHello
请求,查看它在HTTP/2上是怎样实现的。用wireshark抓包:
可以看到下面这些Header:
然后请求的参数在DATA frame里:
简而言之,gGRPC把元数据放到HTTP/2 Headers里,请求参数序列化之后放到 DATA frame里。
Google本身把这个事情想清楚了,它并没有把内部的Stubby开源,而是选择重新做。现在技术越来越开放,私有协议的空间越来越小。
HTTP/2是先有实践再有标准,这个很重要。很多不成功的标准都是先有一大堆厂商讨论出标准后有实现,导致混乱而不可用,比如CORBA。HTTP/2的前身是Google的,没有Google的实践和推动,可能都不会有HTTP/2。
实际上先用上HTTP/2的也是手机和手机浏览器。移动互联网推动了HTTP/2的发展和普及。
只讨论协议本身的实现,不考虑序列化。
在业界,有很多支持stream的方案,比如基于websocket的,或者。但是这些方案都不是通用的。
HTTP/2里的Stream还可以设置优先级,尽管在rpc里可能用的比较少,但是一些复杂的场景可能会用到。
比如传统的rpc dubbo,需要写一个dubbo filter,还要考虑把鉴权相关的信息通过thread local传递进去。rpc协议本身也需要支持。总之,非常复杂。实际上绝大部分公司里的rpc都是没有鉴权的,可以随便调。
rpc的元数据的传输不够高效
尽管HPAC可以压缩HTTP Header,但是对于rpc来说,确定一个函数调用,可以简化为一个int,只要两端去协商过一次,后面直接查表就可以了,不需要像HPAC那样编码解码。可以考虑专门对gRPC做一个优化过的HTTP/2解析器,减少一些通用的处理,感觉可以提升性能。
HTTP/2 里一次gRPC调用需要解码两次
一次是HEADERS frame,一次是DATA frame。
gRPC选择基于HTTP/2,那么它的性能肯定不会是最顶尖的。但是对于rpc来说中庸的qps可以接受,通用和兼容性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近10年来,Google制定标准的能力越来越强。下面列举一些标准:
当然google也并不都会成功,很多事情它想推也失败了,比如Chrome的Native Client。
gRPC目前是k8s生态里的事实标准。 gRPC是否会成为更多地方,更大领域的RPC标准?
准确来说为什么会出现基于HTTP/2的RPC?
个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,在Cloud Native的潮流下,开放互通的需求必然会产生基于HTTP/2的RPC。即使没有gRPC,也会有其它基于HTTP/2的RPC。
gRPC在Google的内部也是先用在Google Cloud Platform和公开的API上:
尽管gRPC它可能替换不了内部的RPC实现,但是在开放互通的时代,不止在k8s上,gRPC会有越来越多的舞台可以施展。
转载地址:http://pyaga.baihongyu.com/